2022总结

又到了写年末总结的时候了。这一年发生了好多好多事情,事情发生的密度都很大,没来得及花时间去digest上一件事情,下一件事情就发生了。 千言万语,不止从何处说起。我打算摒弃过去的格式,想到哪写哪(意识流警告) 今年年初的时候没过几天好日子,就迎来了香港的疫情爆发。我在阴冷的天气里看着一拨又一拨的人离开,最初说好不会走的人都走了,好像就剩我自己一个人在寒潮中逆流而上,说不孤独都是假的。其实现在想来,当时回与不回与我而言根本构不成一个选择。对那时的我来说,光是想想回家我的状态,将过什么样的生活(非常堕落的生活,refer to我一片空白的大五下)我就连连摇头。孤军奋战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的,深夜一个人听着冰冷的雨声怀疑自己到底在坚持什么。明明回去能够有“舒适“的生活,但为什么自己就是不喜欢不想要呢。 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从那段昏暗的日子走出来的。生活就是这样,没有一个十分确切的turning point, 当你意识到你已经go through了的时候,意味着你已经进入下一个阶段了。 然后就是夏天,我最爱的夏天。7月是生日月,24岁的生日比22岁的年龄焦虑小多了,真是好的变化。然后去泰国旅游,在海岛上留下了无与伦比的回忆。8月的主题是电影,在香港国际电影节看了好多好多场电影,在兵荒马乱地赶场中偶尔会为入职焦虑。 9月开始我的第一份full time工作。我都不知道该说自己是幸运还是不幸,有这样一份非典型工作。在景色宜人的数码港上班,每天通勤沿途都有好看的风景,没有体会过中环金钟的peak hours,离那个印象中快节奏很stressful的香港很远。工作内容很challenging很有趣,需要我一直不停地学新东西,不会觉得无聊。又遇到一位从不push, fully trust you的老板,拿着一份还能养活自己的工资,好像没什么可以complain的。最大的压力来源是觉得老板太信任我,总担心自己做不好,配不上,常常有种too good to be true的感觉。在很confident和很自我怀疑的状态中反复横跳,struggle了4个月,希望明年项目能有一些大的break through。 过去一年认识了很多新的很有意思的人,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之一。在来香港之前,或是读大学之前,我周围的人似乎都跟我share同样的背景。这当然是好事,意味着对方能天然地understand your sufferings.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在于,这种太过同质和相似的背景让我们有非常接近的价值观,会给我一种everything is always standard的错觉,一切都有一个right answer。面对某个问题,所有人,包括我自己的反应都应该是A。但其实,在我的这个bubble之外,有很多人的反应是B,C甚至是D, E, F.当我有B这种想法的时候,我会怀疑自己abnormal, because no one thinks this way. 就像上半年我因为与大多数人的想法和选择不同而留下时,要是有很多人告诉我, hey staying in HK is pretty good,或许我就不会那么难熬了。对“成功从来只有一个标准”下长大的乖乖学生,实在是太需要看到这种alternative了。 这些有意思的人也让我意识到我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自闭。作为一个INFJ(大写的I)型人,我一直都给自己定性为害怕social的社恐。的确,过去在一些聚会中,我经常有在一大堆人中间质疑为什么要在这里浪费时间的时候。但今年去过的好几个party,其实都玩得很开心,吸收了很多新奇有趣的ideas和information,跟有趣的人一起聊天并不是一件那么consuming的事情。为此我的两个takeaway是: 1)停止pua自己,if you didn’t have fun or didn’t feel comfortable, it’s not your problem, probably because other people are too boring and shitty :); 2) 不要对自己下太多定义和局限,introverted people can have fun on party as well!...

December 30, 2022 · lsypenguin

写作与自我

写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过去有很多表达欲旺盛的时候,但很多写着写着都无疾而终了。觉得自己写不好是最直接的原因,但好的标准是什么,我说不出来,只是觉得无法发出来给人看。 我写出来公开发表的东西,同我的日记,memo,还有情绪废料,似乎是两个不同的人写的。在想象有观众读者的写作中,我会对自己的要求“更高”,有更多包袱。写这些文字背后的我当然都是真实的我,但总有一部分在字字斟酌中巧妙地隐藏了。 诚实地面对自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写作(广义)可以说是我的一个习惯。我每天都写日记,偶尔会在公众号发一篇essay,还有一个本子记满了我混乱的random ideas, emotional things。在这些众多不同形式的写作中,那些内心最深处,最幽微,最脆弱的部分,只是偶然在某一小处迸发,稍纵即逝。如果能被文字捕捉,是我此次写作的意外之喜:”bingo!”现阶段的我,在想象读者,写一篇well-organized essay的时候,是绝无可能有这样的灵光的。 如果说写作是一条通向自我的道路,我仍然在入口犹豫不决,自我欺骗。自我欺骗这个词看上去有点严重,but it’s true. 反思这件事的契机是我最近遇到了一件让我情绪起伏特别大的事。我记录了一周有关这件事的所有情绪和想法,给自己立的规矩是不能删除任何一条记录(要知道删除是我在写作中,尤其是会公开的写作中,最常出现的动作) 这次“尽量诚实”的记录实验把我吓得不轻。短短一周,那条note上有十几条让我不愿承认是自己写下来的东西。它们像是我过往读过的意识流小说中最为激烈的高潮部分,非常drama,相互矛盾,共同勾勒出一个无比纠结挣扎的自我(尽管我这一周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表现得更“正常”了) 这是一次对于自我非常血淋淋的直接揭露,它毫不留情地撕开了我尽力想要维持的生活静好的伪装,让我在白底黑字面前不得不承认我是那么地易碎。 而翻看我过去写的种种(尤其是选择公开发表的那些)字里行间背后似乎是一个很正面完整的人。就算面对一些挫折和迷茫,文章结尾都会奇迹般地消化掉。这些负面情绪以及它们被消化的结尾当然不是假的,但似乎也没那么真,或者说只是我愿意相信和展示的一部分真实。 而在这一周的记录实验里留下的幽深想法,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有许多条都能让我联想到过去某件事我有同样的反应,当时只是在大脑中忽地闪过,抗拒,逃避,不敢写下。紧接着,聪明的自愈机制用巧妙的借口将它们掩盖,试图利用时间让它们消失在记忆的长河中。 我很喜欢伦敦生活的女主Phoebe在某次采访中说的一句话: We write to taste life twice. 之前我一直理解为,我们用写作记录过去生活的瞬间,让我们在回望的时候能taste到当时的酸甜苦辣,两次taste的flavor是一样的。现在我认为两次taste的flavor并不必需一样,它们甚至可以是截然相反的,我们用诚实的文字与当下的自我欺骗做对抗。 这种自我欺骗逃避与不敢触碰的感觉,让我想到某次hiking时在悬崖边看着远处突然被死亡的想象击中,忍不住想如果自己不慎落下去会发生什么,我死了之后去哪里,我现在在此刻活着有什么意义。“不能再想下去了,这太本质,太危险了”,我对自己说。 说回写作与自我。曾经有无数个幽暗的想法从我脑海中闪过,但我不敢将它们抓住,写下来。“太危险了”,我对自己说。 这样看,自我与死亡一样,都是让我恐惧不敢靠近的深渊。 Yiyun Li在Dear Friend, from My Life I Write to You in Your Life里面写了她被抑郁和死亡折磨的过去。我被她巨大的诚实打动,她的文字有中自痛苦中诞生的万钧之力。我相信真实的力量源于痛苦,这是我过去大多数写作都不曾有的。是我没有痛苦吗?当然不是,只是我一直在假装,没有勇气去面对罢了。 有一天跟朋友聊天聊到写作,他问我为什么写,都写些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I write for myself”我一直把自我当成我写作的motivation,但过去我的伪装太多了。希望今后我能用笔指向心灵更深处,诚实地去面对自我,面对所有丑陋,所有痛苦。

November 22, 2022 · lsypenguin

身份,家,重庆

身份认同是我最近(来香港后)才经常想起的问题,但如果往前追溯,其实在我离开家去上海上大学就已经埋下许多种子了。比如在上海第一次跟上海同学吃火锅,面对全桌(除了我)不用香油用麻酱当佐料的吃惊和难受;刚到上海在情绪激动处意识到不能用重庆话表达的失语和错愕。在离开家,以非旅游的方式在某个城市生活,是身份认同的伊始。 而身份认同这件事tricky的地方就在于,你能意识到它的存在一定是因为你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以外来人/移民的身份。换言之,对于身份认同的思考一定在你的舒适圈之外发生的。而离开家乡,开始漂泊之后,注定会出现你与故乡生活经验的断裂,好像不能完完全全地回去了。 上大学之后,我每次回重庆都有很多游客行为。比如拍江北T3航站楼的出租车;去拍朝天门大桥和洪崖洞的夜景;去江北嘴看对岸的来福士广场。我拼命地抓住这个城市显性的符号,试图用最快速的方式与留住与这个生养我的城市的记忆。可能我潜意识里知道,我很快就会离去,一定要拼命多抓住一些什么。 Why identity matters?好问题,我不知道。好像在你认识到它存在的重要性之后,它带给你的只有痛苦。大多数时候当你思考未来要去哪里生活哪里定居,故乡都是作为一个让你安逸舒适的备选存在(尽管大多数时候这都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幻想,毕竟在哪里生活都是一地鸡毛)There must be some reasons pushing me forward away from my home, but I just can’t stop looking back. 身份认同到底意味着什么?一种集体的归属感?一种永远无法摆脱的思维钢印?真的好难回答。我说不清怎样才算是重庆人(只是有户口当然不算),但不讲重庆话、说话轻声细语、吃火锅不吃红汤的一定不是重庆人。 我常说我的first language是重庆话,我最大的身份认同是重庆人(其实我能这样说也有一种privilege,因为我幸运出生在重庆,一个非常有城市性格的地方。性格鲜明的城市并不是多数。) 我身上有抹不掉的重庆印痕。我到现在激动时还是会冒出重庆话,吃太久清淡的饭菜还是会想吃重口的,不管心情好不好都很想爆粗口。我很接纳并自豪我身上代表重庆的部分,但也深知有一些非重庆的部分在阻挠我真正彻底回去,并且那些部分是让我痛苦的根源。 香港跟上海经常作为双城记来比较。其实重庆跟香港也挺像的,有山,有水,很local。当然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香港在我心中是霓虹闪烁的彩色,重庆则是雾气蒙蒙的灰色。在湾仔往铜锣湾方向看有一片特别像临江门,每次到那边散步都特别恍惚。离开家一年多了,我好想家(好恨那些让我不想/无法回家的东西)

October 3, 2022 · lsypenguin

盛夏2022

七月的尾巴是在泰国度过的。 在疫情时代下做出旅行的决定并不轻松。除了必须面对回香港要在酒店隔离七天的痛苦之外,我还面临着如果不幸在泰国感染新冠,就不能赶在签证过期前回香港续签证的风险。但在“一定要在最后一个暑假好好玩,不留遗憾”的精神感召下,以及身边朋友清一色“想玩就赶紧玩”的劝说下,我最后踏上了去曼谷的飞机。 现在解除隔离平安在家的我想到自己旅行前的纠结,好想对自己说good for you,做了一个很棒的决定,因为玩得实在是很开心。 下面是一些旅行杂记。 从索万那普机场去酒店的高架上没有来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实感,沿途城市建筑的风格让我误以为穿梭于国内某二三线城市,只有偶尔出现的泰语标牌在提醒我此时身处异国。随处可见的711,星巴克,麦当劳,H&M带给我的熟悉感又迅速消解了旅行中对陌生与新鲜的期待。有次在街上还看见了海底捞,更是让我错愕。真是好一个全球化。 亚洲地区某种程度上共享的文化血脉确实不能保证我映入眼帘那样的直观差异感受。但如果仔细多在城市中逛逛走走,还是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不同之处。 君主立宪和佛教元素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王室元素出现在许多建筑物中,许多高楼大厦外都垂挂着巨幅国王画像,建筑内也常见与王室有关的陈设。路边常见一些或大或小的佛像,堆叠着祭拜的鲜花,香烛。作为游客,尤其是来自一个没有君主立宪和宗教背景国度的游客,我起初觉得很新颖,但久而久之也被虔诚的氛围感染,内心生出一股尊敬之心。 泰国人信佛,讲究修行自身,有种达观和质朴的气质。觉得现代社会早已人心不古的我,此行遇到了很多良善淳朴的人。 在街上问路,对方会跟着你走几十米确保你去到了正确的方向;打车司机不够零钱找,会少算我们的钱让我们下车,而我已经习惯了香港街铺的“千元大钞恕不找换”(没有说香港不好的意思哈哈哈哈) 在普吉岛学冲浪的时候,下水前教练把我的手机裹在衣服里丢在座椅上,我下意识地问这是否安全,他真诚又自信地说很安全。当然后来我的手机没有被人拿走。只是我成长过程中听了无数个手机钱包被偷的故事,甚至就在不久前跟我同行的朋友说她妈妈的手机在锻炼的时候被旁边人拿走了,提防小偷变成一种本能。 当然上述这些善意的小瞬间我可以说这是因为旅游是他们的支柱产业,所以他们对游客态度很好。但逛街看了很久的东西没买,离开的时候店员仍然会真诚地跟你说谢谢和再见,而不是嫌恶你浪费她的时间而摆脸色,我更愿意相信是人本纯善。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次旅行没看到什么来自国内的游客,不过也有一些有意思的相逢。 在潜水船上听到熟悉的乡音,于是迅速用重庆话相认。这位重庆老乡是个潜水教练,本来是个能到处玩顺便赚钱的神仙职业。19年疫情之后被困在普吉,就在岛上随遇而安开始研究做饭,告诉我他昨天做的尖椒鸡很香,花椒是从重庆寄过来的。他还给我讲了很多他看过的水下世界,壮观的风暴和鲨鱼,我心里暗暗立志一定要拿到潜水证。 船上还遇到一个从澳洲独自旅行的人。这位老哥因为不是很喜欢上一份工作,辞职后就出来旅游了。聊天中得知他已经玩了快一个月,泰国是他此行玩的第三个地方,他说自己也没有什么计划,一路都是随心而游。当被问起那你下一份工作会在哪里,他说god knows,那一瞬间我很震惊,因为无论如何我都无法想象自己能够裸辞然后无忧无虑地一个人旅游一个月,起码会先把下一份工作找到吧(苦笑) 写了乱七八糟一堆,看起来觉得是好无聊的一次旅途记事。但也许是我太久没有旅游,我觉得好快乐。 苦逼的现代人不能没有休假,不能没有旅行。 一个月前我许愿有一个快乐的暑假,现在她还剩最后几周了。我捏着一堆即将到来的HKIFF电影票,有信心这会是一个快乐的收尾。 朋友们夏天快乐!

August 11, 2022 · lsypenguin

毕业(n/n)

我又毕业了。 几次毕业我都有种长舒一口气的坦然,像是跑完一场马拉松,期间问心无愧的努力让我能够不留憾地奔向终点。在毕业之前想象离开总会以为自己很舍不得,但等到那一天真正来临的时候,我却异常平静,不会回头,没有不舍。现在猜测可能是我内心深处其实清冷得很,很难激荡感情。毕业前的临别饭我都很少吃出伤感,对大部分人觉得各奔东西也没关系,对真正在乎的人也清楚这不会是永别。 高考结束那天我们班有大规模的聚餐,应该全班的人都去了。那天我很兴奋,没什么毕业的感觉,反而有终于考完了的快乐,镜头下的我都笑得很开心。高三那个暑假,包括大一结束后也有几次聚会,后面大家就慢慢淡了联系,变成朋友圈点赞之交。内心并不觉得可惜,觉得来来去去,最终一定会淡如水。 本科毕业的记忆更清晰可见,幸运地发生在国内疫情喘息的间隙。穿学士服留下了很喜欢的毕业照,收获了最喜欢的老师的拨穗。跟朋友们见面吃饭拥抱,在祝福中各自奔赴世界。我就这样匆忙地毕业,离开上海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留恋。 现在我又毕业了。疫情和本就松散的研究生项目,让这个毕业季更显冷清。学院小规模的毕业派对到场的人很少,没有那种大家一起毕业的实感,直到听到教授说”Congratulations”才在心里对自己说这算毕业了。 毕业除了宣告某个阶段的终章,也暗含着新阶段伊始。所以几次毕业,我除了有一种“这一切都结束了”的平静,还暗含着对下一场冒险的期待。作为一个经常性悲观的人在此时却很乐观,相信下一程会是一个好的篇章。 重庆,上海,香港,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我经常有回家躺平的摆烂心态,但命运还是把我带向了更远的地方。月亮双鱼有很强的适应力,我融入新环境不成问题,但这枚硬币的另一面似乎昭示着注定漂泊的命运。毕业会收到好多诸如“毕业之后去哪里”,“会在香港待多少年”的问题,我心中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就像我虽然现在很喜欢香港,但仍难以想象我将会在这里定居。 有一天实习摸鱼的时候在日记本上宣泄情绪,在一堆情绪废料中,我写下了一句让我自己很震惊的话,觉得自己不属于任何地方。之所以震惊是因为至少会觉得自己属于重庆,但离开这座城市六年,确实没有信心说自己完全属于这里。我很爱重庆,我也很喜欢香港,但我觉得自己并不真正属于这些地方。漂泊一旦开始,就很难再说自己的所属之地了。 震惊之余这句话倒让我心安,既然也没有什么归处,就不用为停留在何地操心了。心安处就是吾乡。 Belong to nowhere 没想到把毕业写成这个画风,一定是跟香港这几天下雨见不到太阳的天气有关:D 但还是祝我自己毕业快乐,许愿有一个开心的暑假!

July 2, 2022 · lsypenguin

时间碎片

对着屏幕太久,我习惯性地把颈椎仰到最大角度,靠着电脑椅背,与天花板对视。完全仰视的视角,让我的目光自然地落在鼻头上,想象着它的轮廓,进而想象着整张脸的形状。紧接着,灵魂出窍,许多张电影里俯拍大特写的脸在脑海中闪回,以飞快的速度重叠、融合。最终,画面定格,那是一张我两三岁时的脸,我平躺在床上,正以同样的角度望向天花板。 啪!甬道被接通。 类似的“接通感”在这几天经常发生,像一场对过去的集中缅怀。 聊天的几个关键词就轻易地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高三的大学城,一些微小的细节涌现,清晰的可怕。比如萌萌用来抄诗的那张薄薄的信纸,爸爸某次送饭做的鱿鱼,生日蛋糕的白色奶油,还有大开的蓝绿本印着呼吸与疗救,讲台上的眼泪…… 高三古行僧式的生活充满了挣扎与苦中作乐,并不轻松。但当这些过去的碎片在大脑皮层成群出现时,都被蒙上了美化的滤镜,让我沉溺。这也难怪,恋旧常在情绪低落时趁虚而入。 这次触碰开关的是Afra的微博评论“想听你们聊冬奥”。Afra是小声喧哗的主播之一,而小声喧哗是我最喜欢的播客,她们在一个月前宣布永久断更。 这评论嗡地一下把我拉回听小声喧哗的日子。她们聊的主题跟我的兴趣永远重叠,她们认真的悲伤,又认真的充满希望。 时间再往前走一些,回到在漕河泾的某次下班后。那天晚上我第一次想试试坐公交回学校,没想到公交比我想象中要堵很多。我站在公交车的后门,点开了首页推荐讲RBG的单集,在堵车中听完了整集。那是我第一次听小声喧哗,从未觉得堵车如此好熬。 后来我在吴中路上听她们讲花木兰,吐槽迪士尼对中国狭隘的想象;在静安的某条主干道上听她们讲social dilemma,反思资本与技术对人类主体性的逼迫;在坚尼地城B口的那段上坡路听她们聊沙丘中的科幻与生态学。 这些散落的碎片拼接,勾绘出我在劳累奔波中让精神得以喘息的部分图景。我悲观的把她们停更视作一种隐喻,影射我身上某种出口的收缩与消亡。 新年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转发推上的一个段子,说2022的发音与2020too一样。我当时只是笑笑,并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因为一切都是好的迹象。但我忘了灾难发生都是没有迹象的,迅速猛烈,让你没有时间反应。 我又经历了一次疫情爆发,同样是在毕业的节点。朋友陆陆续续都走了,一个人在房间里跟湿冷的雨季一起发霉;实习因为疫情推迟入职,找工作又变成一个并不明朗的问号。大脑还来得及消化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和打击,身体已经做出了反应,开始说不清理由的情绪低落。 两年前我在阴冷冬天里的愤怒,绝望和迷茫,在今年香港最冷的寒潮中又体会了一次。 或许负面情绪会钝化人的记忆与感知,两年前的那段回忆很模糊,凝练成一些沉重的情绪碎片,没有历历在目的场景与细节,只留存着喘不上气的压迫感。 这些不停涌现的碎片让我的时间观念变得错乱,时间好像并非线性的。高三在操场跑步和大五在下班后听小声喧哗没有远近,同样遥远。甚至半年前来香港,三个月前跟朋友去离岛,一个月前过春节,前天晚上上网课都是同样久远的事。好像这样理解也并非有错,因为流逝的每一秒都在成为过去。站在眼前的坐标上,只有发生与未发生的分别。 而短时间内如此频繁的恋旧是我状态不好的一个表征。在无法乐观的憧憬未来的时候,我只能向过去求助。这时,与过去连接的触角变得尤其敏感。大量的碎片从不同的时间刻度脱落,汇聚。 碎片都是中性的,如何解读取决于当下的自己。这时自我保护机制发挥了作用,让我能往积极的方向进行解码。对于两年前疫情的再度经历让我绝望,认为这是一种轮回的诅咒。但我从中历炼出的稳定与豁达又给了我继续面对的信心。 一次有效的自救。 作为一个生活凭直觉的人,理性永远无法把我从情绪的漩涡中解救。我需要凭借一些模糊抽象的精神力指引我走出困境:可以是某本书,某句话,某部电影;当然,也可以是散落在过去的碎片。 我不知道这场风暴还将持续多久,此刻的自救是否真的有效。不过,写下的这些想法,会成为属于今日的碎片,尘封在记忆的盒子里,在将来某个时刻开启,成为新的砝码与力量。

February 23, 2022 · lsypenguin

2021总结

一晃就到年底了。在惯常回望和反思之时,发现这两年我的时间尺度很模糊。一些脑海中涌现出很重要的时刻或事件,明明鲜活得感觉就发生在昨日,但其实已经是去年的老黄历了。2020的变化实在是太剧烈了,今年更多的是在慢慢消化,像是去年的自然延续。当然也有很多新鲜的事情发生,但大体都循着一个方向。 还是像去年那样列一个list进行梳理吧。 1.一些较大的改变 今年活得比较稳定,没有翻天覆地的巨变发生。如果让我把较大的改变替换成长足持久的点滴进步,我会选择女性主义。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我的年度关键词,作为一根主线贯穿着我所有的生活和思考。 这是一个很火同时争议很大的议题,网络上层出不穷的骂战和攻讦即是证明。我也一直不敢谈论这个话题,但我没有办法忽视它对我的影响。这种觉醒的过程就像是一种不可逆的熵增,一旦被点燃,就很难熄灭。 女性主义的探索始于性别,但它对我的影响却是全方位的。两性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面向,它赋予我的更多是一种从底部发生的,一种更本质的,对于自我身份和寻找和确认。它不断提醒我要从被凝视的客体身份中解放自己,挣脱掉那些荒诞不经的桎梏,与潜移默化的规训做抗争。我开始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停止习惯性的向自我归因,不畏惧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了自信,学会了悦纳自己。今年情绪稳定大概也得益于此,整个人的姿态更敞开了,纠结的时候少了,不开心的时候该骂就骂,该吐槽就吐槽,少顾虑莫须有的后果,情绪就稳定了许多。 还有一些更为具体的变化,比如容貌焦虑,身材焦虑,体重焦虑,年龄焦虑。和母亲的关系,女友之间的互相欣赏和肯定。 尽管有很多好的变化,但现实也在不断提醒我,我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么勇敢和有力。仍然有很多时刻,我犹豫,畏惧,张皇无措。二十多年的规训就像一张无形的网,总是能在关键的时候包裹住我,提醒我的软弱,让我窒息。 上野千鹤子说,女性主义者就是意识到自身的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人。这句话给了我很多正视和反抗的力量,希望明年这个时候我更有勇气。 2.最开心和最难受的事 好像没有什么能够说最开心的事情,因为整体一年都挺开心的。除了我上面提到的那些好的变化让我真的很开心之外,还有就是跟朋友们美好的回忆。以及来香港之后,比我想象中更快地融入这里,认识了新的朋友,上了很有收获的课,学了一些广东话,吃了很多美食,看了很多海,行了很多山,都让我很开心。 最难受的事大概就是我外婆生病,希望她能平安熬过这个冬天。 3.最喜欢的电影 雷德利斯科特的末路狂花,一部女性主义公路片,讲述了两个女性完成了对女性想象的破除,用一种壮烈决绝的方式完成了一场伟大的反叛。镜头语言完美,叙事完美,配乐完美。里面还有很多让人会心一笑的场景,对于两性形象的刻画真的非常精准,导演很厉害。 六月的时候抢到了上影节的票,几百人在电影院里看这部电影,一起大笑,鼓掌,流泪,真的特别美好。 4.最喜欢的书 最喜欢的书也是跟女性主义有关的(果然是我的年度关键词。 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就没读过这种小说,有太多片段都让我颤抖。那些疯狂的,混乱的,幽暗的部分让我特别感同身受。贴一段看完之后写下的话: 这才是女性友谊。女性友谊并不是撕逼互表扯花头,而是我会跟你暗暗地较劲,会用你的目光审视自己,会为你的成就高兴,会吃你男友的醋,会跟你共享同一种苦难的焦虑,会害怕有一天你会离我而去。我们的命运一直交缠在一起,你就像另一个自己一样,牵引着我反思,进步与抗争。而你也像我需要你那样需要我。 5.前进的一小步 2021有一些坚持下来的小习惯。 比如每天写日记,坚持下来发现真的好神奇。回头看自己的日记的时候,发现几乎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比如吃了什么好吃的,听到了什么笑话,谁让我生气了,化了个好看的妆。这些过几天就会遗忘的小事,但对当天的我来说就是头等大事。一些小事小情绪拼凑出每一天,然后每一天再拼凑出一个更大的图景,构成我们的生活,述说我们的生命。 另一个小习惯是健身。按照B站的视频记录,我有一百五十多天都练了健身视频,这还不算有时候出去跑步爬山游泳什么的没计算在里面,所以今年四舍五入至少隔一天就锻炼了一次。真是了不起!虽然身材和体重没怎么变,但最重要的是享受了运动带给身体的正反馈。最近发现早上起来健身然后洗个澡,泡杯咖啡,能够全天都精神百倍。还有在健身的过程中,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并且跟自己的身体和解,这些都是好的变化。 很多人的年末总结都说不喜欢这一年。的确,疫情的阴霾仍笼罩着世界,许多糟糕的事情不停发生,没有变好的迹象。在全人类的尺度下去回溯这一年,确实难以让人喜欢。但作为一个具体的普通人,我很感恩今年所有的经历和际遇。 生活仍在继续,我们仍在往前走,所有好的坏的都是我们日记本上的几行字,几段话。从日记的篇幅来看,那些远方的牵挂和我们近处的悲喜同等重要,共同组成了我们的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 打开感官,用心感受,用笔记录,用脑思考。 对明年的希望就是,情绪更稳定,更自洽,更完整。 朋友们,新年快乐!

December 31, 2021 · lsypenguin

老终将至

我外婆很高寿,今年92了。但她不是那种精神矍铄的老人家,看上去病怏怏的没什么力气。从我记事起她就有支气管炎,老是咳嗽;还经常感冒,吃药没有间断过,房间里充满了药瓶和药味。我的大姨说我外婆很“棉得”,重庆话里意思是说她虽然不精干,但能拖能熬。 就算是再能“棉”的人,生命也终有走到尽头的一天,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宿命。但我们不知道那一天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来临。 外婆熬过了最冷的冬天,却在大地开始回暖的时候感冒。起初我们所有人都以为那只是一场感冒而已,就像她过去经历的无数次感冒一样,很快就会平安过去了。 但命数这种东西谁又说得准呢。 我记得那天二姨来我家约好跟我妈去泡温泉,客厅里接到姆姆的电话说外婆还是很严重,让她们过去看看。当时我在客厅听到这通电话也没太紧张,心说感冒再严重能严重到哪里去。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我接到我哥哥的电话,说他马上就来接我,外婆可能不行了。 这是我懂事以来第一次在医院直面生死。到病房的时候外婆还在昏睡,头斜着耷拉在枕头上,似乎连睡正的力气都没有。她眉头紧锁,嘴巴微张,呼吸得很慢很轻。这个躺在床上垂危的老人,我的外婆,在我刚进门的一瞬间就将她的痛苦和挣扎无比强烈地传递给我。眼泪夺眶而出。 人和人之间的情绪和感受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就像只需一眼我就感受到外婆的痛苦,她其实也能感受到我。我坐在床边唤她,她会流眼泪;我伸进被窝摸她的手,她会把我的手握住不放开。我刚到的时候,她们冲着我外婆说“你最喜欢的外孙来了哟”,我当时觉得这是徒劳她听不到的,但现在我相信她感受到了,她都知道。 之前我对死亡的认知都停留在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尽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样的老话听了不少,聊过死亡的书也囫囵吞枣看了一些,我对死亡的感受依旧很缥缈,贫瘠地想象着两眼一闭与世长辞。但当我具体地参与和感受之后才发现它并不只是生的对立面那么简单。死亡作为我们每个人必将奔赴的终点,与漫长的衰老和病痛紧紧相连,大多数普通人都逃不掉这两者的折磨。甚至在我见过外婆的苦痛之后,觉得能够干脆痛快地走是一桩难得的福分。 92岁的外婆躺在床上,只能占床铺不到二分之一的面积。腿已经不能正常伸直,一直蜷缩着;脚板很硬,有些畸形的骨骼还保留着她小时候被缠足的证据。曾经被肉撑开的皮肤在瘦削之后十分松弛地落在骨头上,薄薄的一层,轻轻一提就可以整片拔起,像极了即将脱落的树皮。躺在床上的她像婴儿一样弱小,脆弱,惹人心怜,但却又有着与新生命截然相反的暮气。 外婆最后没有走,情况有所好转。由于需要长期住院接受药物治疗和干预,家人将她转院去了一家类似于疗养院的医院,请专业的护工照顾。那一层楼都是像我外婆一样长期需要专业医护人员照顾的老人,走廊里走动的都是医生和护士,十分安静,偶尔某间病房里会传出老人的呻吟声。 医院为了减轻照顾难度,有许多标准化的统一管理方式。比如外婆住院的第一件事是被剃了光头以便护工擦拭清理,会乱动拔针管的她被套上了防护手套阻止。长期卧床不能透气会导致褥疮溃烂,必须定期翻身,于是对于不听话不翻身的病人,护工会在腿上套一根绳子定期强行让ta翻身。 虽然我能理解医院的出发点是好的,想尽可能保证病人的健康和安全。但老人最后的生活被量化为每天输几瓶液,多久翻一次身,多久擦拭一次身体。个体差异化的需求被忽视和掠夺,每个人被简化为需要治疗和照顾的床号。 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别》中记录的美国大多数疗养院每天都统一起床睡觉和吃饭时间,不能想睡懒觉就睡懒觉,也不能偶尔放纵想多看会电视而晚睡了。大多数老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并不快乐。 外婆多数时候都昏迷或恍惚,偶尔清醒的时候妈妈她们会抓住机会跟她聊天,像哄小孩一样问她,“你叫什么名字”、“你认得出我是谁吗”、“你有哪几个女儿”、“你最喜欢的是谁”。这样的场面总让我很悲伤,除了为她头脑不再清醒的身体状况忧心之外,更让我难以接受的是垂暮的老人丧失了主体性,被迫被当作不懂事的小孩看待这件事本身。 不论是被医院当成病人,还是被家人当成小朋友,抑或是被当成社会养老制度里的老年人口,她都无法再被当成一个正常的,具体的,有着喜怒哀乐的,会耍小性子小脾气的人看待了。人之为人的体面和尊严竟必须为衰老做出妥协和让步,想到这里真的让人悲从中来。 Minari里面尹阿姨演的外婆在中风之后,用仅能自由活动的半边手脚颤颤巍巍地走到房子外面帮子女烧垃圾,这个场景直接让我泪流满面。想到我春节去看外婆的时候,当时她已经有点病的糊涂了。我陪她说了一会话之后睡在她床边,她不停用被子碰我,用十分绵软的声音说“冷,要感冒”。在我说我还没毕业还没工作之后,她糊涂的脑子仍然惦记着我,问我现在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够不够用。 我以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不停地学习,找寻意义。但床榻上的外婆却在告诉着我,最后她剩下的无非是能有所指的关怀与善意,和一些美好的念想。 常听老一辈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我个人一直很质疑这样的生死观,觉得折磨着活受罪不如痛快地走。但当我问外婆难不难受想不想医好的时候,她都非常认真的点头。那认真的神情让我动容。 或许到那一步我也会改变如今的想法,现在的我也没资格为那时的自己做如此重大的选择。真到那一天。想必每个人也有不同的答案。只是希望那时我还保有自主选择的能力,那时的回答能够被认真的倾听和尊重。

May 18, 2021 · lsypenguin

2020总结

跨年是一年中我最有仪式感的日子之一(另一天是生日)。这种仪式感可能源于我潜意识对自我一定会有所成长和改变的期许和要求,而带有强烈的辞旧迎新属性的新年和生日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两个回望和检视自我成长的重要节点了。 2020没有逃过庚子年的魔咒,在病毒肆虐和经济萧条的阴影之下无人幸免。我则被迫度过了空空如也的半年居家生活,9月回上海实习之后生活才重新忙起来。一空一满,不同的感受和体悟,满足了有所成长和改变的自我要求,于是能够自得和平静地做出年末总结,不再像去年年底那样狼狈和痛苦了。 能总结的有很多,许多事之间又是相连和相通的。避免凌乱,列一个list进行梳理: 1.一些较大的改变 2.认识的有意思的人/事 3.一次难忘的旅行 4.一次难忘的现场演出 5.最喜欢的电影 6.最喜欢的剧 7.最喜欢的一本书 8.最喜欢的一首歌 9.前进的一小步 1.一些较大的改变 去年申请季,我对去美国是有执念的。心里对美国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向往,觉得我非去那里读书不可。但因为疫情和中美关系以及爸妈对此保守的顾虑,我最后被迫放弃了这个非去不可的念头。 放下的过程并不轻松。记得爸妈第一次找我聊这件事的时候,我真的很难接受,心里想的只有三个字:凭什么。就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我信奉个人的拼搏和奋斗,认为all the efforts will pay off.所以当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在外在变故面前如此不堪一击的时候,我非常崩溃。 我大概花了快半年的时间去接受这件事。在这件事算彻底翻篇之后,我才恍悟:原来我没去也是可以接受的,我也不是非要做这件事不可的。很多所谓非做不可的执念,不过都是跟自己较劲。选择之间孰好孰坏本身就很难讲清,太过执着容易画地为牢;倒不如松快地放手,学会放下,说不定另有一番景色和滋味。 之后我开始尝试在纠结的时候提醒自己别太固执,虽然并不能做到立马放下,但心中有一个警醒的声音确实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自己陷入计较得失的桎梏。这应当是我今年最大的一项改变。 2.认识的有意思的人/事 想分享两个人。 第一个人是杜烧老师,不算认识,只是我单方面喜欢她。杜烧是我去年搞云关注的,她在给我追星层面的乐趣之外还带给了我很多关于人生的新知。据我观察所得,杜烧老师是一个生活在成都,写字为生,偶尔远行,步入中年,依旧未婚的女性。有这样身份特征的人在我生活圈子里完全找不到第二个,因此她能够带给我很多鲜活的,我日常生活无法接触到的空气。 我生活的圈子和朋友都与我同龄,一群即将或刚刚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为升学和工作忙碌奔波。不想努力之类的抱怨和吐槽常有,但年轻人热血难凉,第二天依然会重振旗鼓努力奋斗。 而杜烧老师进入中段之年,完全就是另外一个画风了。她写自己的文章中常有能力有限,力不从心之叹。“到了中年,十几二十岁畅想过的那些未来全都被抹除了,就像沙画一样,手指一抹就推平到一点不剩。唯一能够做到的是过好眼下的生活,除非拥有自己的企业,事业心还很旺盛,否则很难去构思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会是什么样子,甚至三个月后都没有怀抱着强烈期待,因为心里清楚和此时此刻大差不离。”这样的口气,在我身边实在是少见。 她还写过她半途而废的许多件事,吉他、电子琴、二胡、数位板、颜料、画笔、大部头的书籍,说自己“原来这些年我就没坚持干好过一件事。”我们年轻人总会乐观的认为,没有坚持下去的兴趣之后一定还有重新开始的时日,而她就这样看透和接受了自己容易半途而废的本质。 意识到自己的普通,就此躺平,向现实妥协的中年人不在少数。杜烧可爱的地方在于,她相信自己难成大事,但并不懊恼,觉得就算“失败和普通”也是自己的生活。就像她写她半途而废的笛子,“于我自己,我只能在能力范围内做一些算一些,即使很大可能一生都没办法把笛子吹得婉转悠扬,笑傲江湖终究是一个迷梦。但因为尝试过,自知江湖就是忽明忽暗,有风有浪,风浪之中有潇洒的笛声,也有我干涩喑哑荒腔走板的两响短调。” 我的中学和大学虽然算不上顶尖的,但也还行,成长教育环境被成为精英的话语主导。努力奋斗成为优秀的人,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make a difference,甚至改变世界是身边大多数人的英雄梦。杜烧老师给我的感觉则完全是这些话语的反面,没有什么昂扬的斗志,没有什么要追寻的梦想,生活里常有捉襟见肘的尴尬。按照这套话语的标准,这一定不是一个成功的人生。但我却很喜欢她,她写的文永远细腻温柔,拍的图永远盛有满满当当的感情。看到她分享猫,分享她的追星生活,分享远方的风景,我会真心羡慕:这样的生活真的好好哦。 就算是一个普通人,做事常常半途而废,没有成为幻想的精英,没有做出什么大事,但依然可以自得快乐地生活。我曾经一度以为人生的道路只是一道成为“精英”的窄桥,挤不过去便是失败。看到杜烧老师这样分享她的人世观念,我才知道原来人生这样过真的是可以的,就算挤不过去等待我的也不会是深渊。 就像她写“到了一定年龄,多少放弃了幻想,从芸芸众生中看到了自己,量力前行。因为有更多的不一样的声音,有不一样的人,有或长或短的道路,或高或矮的楼房,有人清早在阳台上弹琴,有人深夜对着电脑屏幕叹气,大家背负着不同的快乐和相似的无奈,这是我们的江湖。” 第二个人是我实习的老板。 他爱憎分明,一点也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直观地表现就是脾气特别不好,经常凶人。但不知道为啥,我觉得他很可爱,一种拧巴的可爱。比如他经常用让你很难接受的方式指责你,但在他要离职的时候会因为觉得对不起大家而流泪。结果就是虽然平时大家因为他很凶不太愿意跟他相处,但每一个人都不能否认他带来的影响和启发。比如他喜欢看书,一个同事在跟他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确实阅读很有用,于是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儿子的阅读习惯。他身体里流淌着理想主义者的血液,常常愤怒,不愿意妥协,在职业生涯做了很多旁人认为很冲动的选择和决定。这样的性格在职场中注定不受欢迎,他也为此经历了很多波折和磕绊,但他还是这样横冲直撞的闯下来了,依然棱角分明,不收敛锋芒。但同时他又很真诚和柔软,在散伙饭上说了很多掏心窝子的话,说到动情处眼眶里闪烁着泪光。 他跟杜烧老师相比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反面,他身上仍有不安天命的冲劲儿,也不像杜烧看得通达,身上充满了许多矛盾和拧巴的地方,但这些正是很戳我的点。特别想看他之后是怎么样的,会不会被时间改变,会不会一直抗争到底。 3.难忘的旅行 今年唯一一次出门玩是10月去北京见朋友。小时候去北京的感觉就是大型旅游景点集中营,游玩的印象就是从一个名胜古迹奔波到另一个名胜古迹。作为一个政治文化中心,这座城市承载了很多符号意义,旅游景点里挤满了游客,感受不到城市本身的气息和风貌。这次再去,感受就很不一样了。 记得我从下飞机到走出机场都没什么太多感觉,直到坐上出租车,听到司机一句京味儿十足的“去哪儿”,我暗自发笑“Welcome to Beijing!”。进市中心之前,沿途的路都很宽,没什么高楼,路上也很少见到行人和商店,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好像停留在了十年前。从郊区开往市区的路上,我有一种强烈的行走在北方的感受:一种广袤国土的感觉,一种很原始的,很粗砺的力量。有很多在北京生活过的人吐槽北京很土,我想这种土有一部分就是源自北方城市抹不掉的根植黄土大地的力量。 这次去北京主要就是见L,没想到时间已经快到我们认识十年了。怎么讲呢,十年足以改变很多人很多事,我们都变了很多。但缘分和时间就是很神奇,十年前的朋友有一些现在已经没怎么联系了,但仍然有一些情谊并没有改变。他还是那个看到什么好看好玩的会跑过来给我讲“你一定要去看这个”的人,在我做了什么傻事会嘴毒到一直嘲笑我的人。他很善良,好人一定有好报,祝他未来越来越好! 4.难忘的现场 因为疫情看现场的机会相比去年少了很多。最难忘的一场还是为了追星去看我们的歌节目录制吧。去节目当观众要忍受录制之前在寒风中排队等好几个小时,中途四五个小时不能吃东西不能随意离开座位,除了粉丝我觉得正常人很难坚持。但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现场去的粉丝还是会拼命地鼓掌喝彩应援,身处其中很难不被这种浓烈满溢的爱意感动。虽然饭圈有很多让人讨厌的地方,但抛开网络上乌烟瘴气的饭圈生态,我在现场感受到的那些是我认为追星最本质的快乐。 希林和容祖儿的合作,在最开始祖儿姐进唱的那几句我还有印象唱得如何,等到希林开始唱我能记起的只有我全程头皮发麻鸡皮疙瘩。那是一种非常直接的生理反应,可能并不是因为她的嗓音有多好多撩人,而只是作为一个粉丝听到她声音之后激动到难以自持并且产生生理反应罢了。 5.最喜欢的电影 翻看了我的豆瓣观影记录,纠结了一番,选出了call me by your name。17年的片子了,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看,太喜欢了。青春的相识,悸动,试探,接近,吸引,缠绵,离别,每个阶段都是爱的不同面向,串联起来就是那个夏天最热烈的诗节。轰轰烈烈地开始再轰轰烈烈地结束,短暂火热又惨烈。用尽全力地爱,再无力地哭。在未来的人生里,只要想到你,只要有人提起你,一定是无法阻挡和无法消解的爱意。 6.最喜欢的剧 我选《伦敦生活》,一部披着喜剧的外衣但内核丧到不行的剧,边笑边哭是我观此剧的常态。女主一直没有从失去闺蜜的阴影中走出来,生活中也不善于向姐姐,爸爸和男朋友表达感情,总是把每件事情搞砸。在为数不多的吐露真心的时刻,对方总是离她而去。但看完两季你会发现,女主是最热爱生活,最懂爱的人。但就像女主爸爸说的那样:“我知道你比任何人都懂得怎么去爱,所以你才总是觉得痛苦。”交付真心的人可能不会幸福,最懂爱的人可能不会找到爱,很丧很难受,但映照的是我们自身的际遇。 7.最喜欢的一本书 非常不好意思地说过去一年没看多少书,要从为数不多的书中选一本的话,我会选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信》。书很薄,很快就可以读完,也舍不得读完。正如标题,这本书解答了青年人各种各样的困惑,里面有里尔克关于孤独、爱、创作等问题的思考,好到我认为可以全书摘抄的程度,值得一读再读。 8.最喜欢的歌 过去一年迷粤语歌比较多,听得最多的应该是关淑怡的《地尽头》。看到有人说关淑怡是“气若游丝”的唱法,犹如鬼魅迫近在你耳边喃喃。她鬼魅的声线配上词的意境,真的好抓人,我听这首歌就会不自觉地循环一遍又一遍,想要跟她一起痛苦挣扎沉沦到底。 飞过天际,走到海角 要拾回快乐 双手摸索,双眼搜索 我尚有感觉 心似刀割,总算醒觉 胜地难闭幕 9.前进的一小步 我觉得我前进了很多一小步!最让我开心的是,我觉得我变得更自信更喜欢自己了。之前对自己有很多不自信的地方,勇敢地慢慢地说出来之后,对方反应都是惊讶,并表示并不是我自己想象的那样。以及身边有毫不吝惜赞美,每天都对我夸彩虹屁夸到上天的朋友。就这样慢慢觉得自己真的还是很不错的,很值得被爱的。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进步。 不论好坏,我都很期待2021。 希望我2021能更勇敢,坦荡。找到更自洽的活法,填装更多的快乐。 大家新年快乐!

January 3, 2021 · lsypenguin

自我与审视

上野千鹤子在著作《厌女》中对厌女症有一番相当精彩的论述:厌女的本质是男性为了维持自身的优越性,把女性“他者化”,视为欲望的客体,并加以蔑视。所以女性一直是被男性凝视的,女人没有属于自己的定义,女人只是被男性集团排除在外的,“不是男人”的人。 以上只是个引子,写这篇文章无意探讨性别问题,只是上野千鹤子对厌女机制的讨论对我思考关于我自己的问题有很大的启发。按照她的说法,女性一直被男性凝视,用男性集团定下的标准审视自己。所以胖了,丑了的姑娘会厌恶自己,因为没有达到男人对女人的期待。我发现如果换个说法,把性别框架去掉,把女性换成自我,把男性换成别人,可以很好的代入到关于与自我相处的问题。 过去我有很多处理得很糟糕的事情,我到现在才发现这些问题都指向同一个根源:我对自我的接受度很低。就像在上半年谈创作者的真诚的时候提到过,我不是一个真诚的人,写出来的东西经常在按发送键之前删掉,很多话不愿意说出口。在与他人相处和自我表达的过程中,我的内心活动经常是【如果我这样做了我这样说了会意味着什么,别人会怎么看我?他会不会觉得我很烦。天呐我不要让他觉得我很烦,那我还是不要说了】 我现在想明白了,这种不真诚是因为我太在意说出来的后果,而忽略了自己表达的需求和欲望。我就像一个困在男性凝视中的女人,无时无刻都在用构想的他人的目光审视自己。这种目光是想象的,虚构的,甚至通常带有自我贬低色彩。昨天跟一个朋友聊天,她吐露了一件让我十分震惊的心事。这个像天使一样善良美好的女孩居然觉得自己不好,没有资格被爱。她在想象的他者的目光中完成了对自己的审视,并且深陷其中。可事实却是,在他人的眼中(至少在我心中),她真的很好很好。 这种长久的自我审视也让我自卑让我封闭。去年经历了一长段紧密关系糟糕的时期,明明难受得撑不下去,却死活无法对朋友家人说我受伤了我想要安慰。甚至在妈妈察觉到问题主动关心我的时候,我却用尽全身力气撒谎说我没事。最后煎熬了几个月,我终于能够向家人朋友说出来了,说出来的那一刻,我就明白我放下了,和解了。 放下自我审视是与悦纳自己同构的,当你完全地接受自我的时候,自我审视也就不存在了。悦纳自己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脆弱,或者说接受自己并不完美,不能让所有人都喜欢的本质。我很喜欢的一个画手大大的微博简介是“我就烂!”,这句话特别戳我,是一句回应潜在质疑的宣言:“你觉得我很烂吗,那我先说了,我就是很烂,但我不会改变。”哇,真是太酷了。 说这些的时候一直在循环杨千嬅的《勇》,我很喜欢这首歌,一开头就温柔地唱我也不是大无畏,我也不是不怕死。直接袒露我没有那么英勇,也渴望被怜爱,多真诚多坦荡啊。所以她才能有能量去爱人,就算沿途灯再红,但无人可挡我路,万马千军我都直冲。 希望我有一天能彻底放下对自我的审视,接受自己所有的缺点和奇怪,做一个完整的人。 —— 上面这些是我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和思考。并没有觉得自己说的很好很清楚,过去的我可能就想算了不发出来了,但我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我了!虽然写得不好,但我就是要说,因为这是我想说的话。 因为我现在坚信,说出来的那一瞬间,我就自由了。

October 15, 2020 · lsypengu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