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在家待了半年,跟家人相处有了很多新的体验。就拿我妈来讲,她情绪敏感,容易起伏。在家这段时间,我变成了她情绪上的一个出口,经常听到她的念叨,倾诉的内容一般都是工作上的抱怨,或者我爸又做了什么惹她生气的事。她似乎在情感上很依赖我,喜欢拉着我说个不停,反反复复给我描述这件事如何让她不爽。但在绝大多数时候,我都是难以共情的,无法理解她为什么会被这件事困扰,只能尽量做好一个倾听者,然后努力给出一些回应和安慰。但从我的角度来看,那些安慰都是徒劳,在我无法设身处地理解她的时候,安慰的话只能是一些万能金句,苍白空洞,并不能起到多少作用。

这种因无法共情而不得已的敷衍让我愧疚,我试着反思自己日常里与他人的相处,发现自己好像能够真正共情的时刻的确很少。在朋友遇到难过的事情绪低落的时候,我比较喜欢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试图说服对方这件事不值得你难过/我们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我喜欢用表情,但很少讲出什么基于共情的感性话语,因为我不知道要怎么说。当然,这并非是对对方境遇的冷漠,我会替对方感到真切的难过。但这种难过并不是基于一种感同身受的理解,而只是源于在乎的关切。

我并不是完全无法共情,看小说看电影看剧也会浸入故事里看到痛哭流涕。当然这少不了作者艺术创作的功劳,作品中的戏剧张力更容易放大和渲染我们的情绪。但即便如此,面对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get到的点会完全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人生不同的阶段看同一部作品也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抛开一些得到普遍认同的情感共识,每个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微妙细小的情绪感受上都是特别私人化的,无法共享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无法实实在在地共情应当是相处的常态。这似乎是人类关系的虐点之一,无论个体间如何在乎,相爱,完全的相互理解是一件没有可能的事。

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在孤独地自转。虽然这件事确实很虐,但我又觉得,不能完全理解并不能阻碍人们努力相处,这是人类可爱的地方。我自己也是一个情绪极易起伏的人,在我吐槽求安慰的时候,对方很有可能无法理解我当下的感受,我自己的情绪也需要最后由自己消解。但其实有人能接受我的宣泄,能给我回应,即使并不理解,对我来讲,也足以稀释情感的浓度,与当下的情绪做一些抗衡。

所以无法共情不是具体某个人的问题,它根植于个体无法相互理解的宿命,是所有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像廖一梅说的,每个人都很孤独,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是啊,遇到了解固然弥足珍贵,但那既可遇也不可求,在相处时能捧着一颗真心,那便足够了。